• 16877太阳集团



  • 广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需要注意哪些?

    说起高新技术企业 ,大家都会知道认定高新企业后的总总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减按15%征收、亏损结转年限延长至10年 、研发费加计扣除、地方上还有财政补助几十万上百万…在这“掉馅饼”的助攻下,全国高新认定的数量每年都在上涨!
    2018年,国家科技部抽查了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100家企业 ,竟有80家不符合条件,占比高达80% 。在巨额利益诱惑下 ,很多企业铤而走险 ,在材料上、财务数据上弄虚作假 。特别是很多中介机构和审计机构,为了快速赚取代理中介费,怂恿甚至操刀为企业“包装”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随之而来的就是部分省份对高企实施现场检查 ,打破了之前只重“书面审核”,不看“企业实际”的惯例。2019年,“伪高企”、“假高企”可能有点麻烦了。在今年3月7日,政府通知强调:对2019年申报高企认定的企业实施现场检查以及对已认定高企也要重点抽查,不合格就摘帽。那么高企检查主要检查哪些方面?企业要做好哪方面的准备呢?

    如何证明企业的人员情况?
    需要提前准备好科技人员的证明,例如 :花名册、岗位说明、个税或社保证明、学历证明(非原件的请提供“学信网”的验证截图);财务人员需携带U盾提前登陆税局系统,用于现场查询企业2017年1、3 、9 、12月的个税缴纳情况,特殊情况须提供情况说明。
    此外,还需要注意针对“工资费用” 主要稽查内容根据企业情况 ,稽查人员针对企业账簿中的工资费用项目 ,从四个方面入手实施核查 :

    1 、审核工资支出凭证 。
    检查企业的人员花名册、考勤表 、工资明细账和计算表,审核工资发放凭证与银行代发工资卡等凭证资料的数据是否对应无差异。核查企业职工人数、薪酬标准是否存在异常。

    2、核查企业职工人数、薪酬标准是否存在异常。
    稽查人员分析企业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生产规模,核实从业职工人数和薪酬标准 ,重点核实月工资额低于3500元的人数占比情况。

    3 、检查“账实”差异
    审查分析企业“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与实付工资总额是否对应,核对各种津贴、补贴 、奖金的发放是否正确。检查“应付福利费”账户支出情况,核实企业通过该账户发放现金和实物的具体情况。

    4、结合第三方信息分析企业数据
    利用金税三期系统和社保系统,核查工资表中人员与企业缴纳社保人员在数量上是否存在较大差异 ,并对企业申报个人所得税人员的比例和收入情况实施核查 。

    如何证明高新收入和知识产权的关系 ?
    虽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 、并购等方式取得的知识产权都可计算在内,但实际评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自主研发” ,对于“受让”“受赠”的知识产权于公司收入的贡献度证明会做重点核查。所以,只是简单购买他人专利证书并无实际成果转化 ,双方也并无实际研发成果合作的“转让” ,会被驳回,特别是突击申请软件著作权的非软件公司。

    如何证明发生的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不达标 ,申请高新必然会被否决。尽管企业提交的资料已经包含了中介机构出具的研发费用专项审计报告,但在现场检查时,也会看企业的研发费用明细账 。如果企业在会计科目中根本没有设置“研发支出” 、“管理费用——研发费用”等科目 ,就无法证明报送的研发费用真的就是研发费用。研发费用不达标 ,申请高新必然会被否决 。

      如何证明收入是高新收入?
    按照相关规定 ,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 ,取得的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对企业取得上述收入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应属于《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若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对自产产品或服务核心技术难以佐证和说明 ,想通过基本没戏了!

    高新技术企业60%主营产品收入证明

    按《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收入是指企业通过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产品(服务)收入与技术性收入的总和 。

    企业的实际研发费合理性 抽查企业的实际研发费支出时,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度和是否有建立规范的研发费用科目或研发费用台账显得尤为重要,不然很难解释每一笔研发费用支出的合理性 ,特别是研发费用比例处在达标线左右的企业,一旦被踢掉若干项目的费用,总额上就会因研发费用不达标而被否定。

    高新企业认定补贴


  • XML地图